网站首页 / 未成年人

太和县清音协会志愿服务队入选2023年12月份省“月评十佳”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

阅读次数:1891 编辑: 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4-01-27 16:25
[字体:  ]

日前

经专家委员会评选

2023年12月份安徽省“月评十佳”

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揭晓

其中

阜阳市太和县清音协会志愿服务队

入选组织典型

1.png

事迹概况:太和县清音协会于2013年成立,重点实施“太和清音”进校园志愿服务项目,63位清音传承志愿者骨干走进校园,开展志愿传唱活动。协会推动建成了“太和清音”传承培训基地,有效解决“太和清音”(安徽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文化传承问题。协会每年定期举办清音传承培训班,截至目前,累计授课4500余小时,培训学生7800多人。其中,已培训全县音乐教师300余人次,社会青年和清音爱好者1500余人次。2021年,太和县清音协会入选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单位。“太和清音”进校园志愿服务项目受到国家文化和旅游部通报表扬,获评2023年第二季度“阜阳市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2022年,文化志愿者于飞演唱作品《最美人间四月天》荣获第三届安徽省群星奖,作品《雨花英烈》荣获第十二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全国曲艺大赛(临平赛区)节目奖提名,文化志愿者高虎获评“2022年度安徽省最美志愿者”。

2.jpg

建设服务基地,提升非遗文化聚合力

上世纪50年代太和县为响应文化繁荣的号召,成立了清音剧团。剧团在成立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先后排演了《安安送米》《追舟》《白蛇传》等40余出传统剧目,在各地演出,颇受欢迎。2013年,太和县清音协会推动建成了占地500平方米的“太和清音”传承基地和占地1200平方米的太和县文化馆“太和清音”新时代文明实践点。

3.png

 

 

 

基地开设15个教学班,内含清音展室、清音文化长廊、清音小剧场等,提供给志愿者们进行排练和表演。清音传承志愿者创新曲艺教学模式,编印《天籁清音》3000余册,实施“太和清音”曲谱整理项目,成功复排曲目12个,新创曲目20余个。10年来,协会有近20位知名清音演唱家,举办参与县内演出场次200余场。2023年2月,皖北电子信息工程学校太和清音传承培训基地被命名为阜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

4.jpg

走进城乡校园,提升非遗文化传播力

采取老中青志愿骨干相结合方式,协会重点实施“太和清音”进校园志愿服务项目。“太和清音”被列入学校课程表,在太和二职高培训基地每年设8个班,每周8节课;在解放路小学、太和一小、旧县中心小学、民族中学等学校组建了清音社团,每周1节课。

5.jpg

 

 

 

协会专为学校师生编纂了相关教材,由传承人和志愿者们进行课堂教学。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清音文化志愿者张洪奎和高虎另辟蹊径,采用老调填新词的办法,创作了《放歌中国梦》《清音一曲赞盛世》《水调歌头·中秋》《红梅赞》等唱段,既保留了“太和清音”的传统韵味,又融入了新时代的音乐元素。

6.jpg

开展社会服务,提升非遗文化吸引力

协会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喜马拉雅等网络平台,针对不同的服务群体和对象,打造专属的线上教学课程。为激励群众学唱清音的积极性,协会定期举办清音演唱大赛,对演唱技艺优异者颁发证书并给予奖励。目前已投入资金50万元,举办清音赛事5期,表彰奖励120余人。

7.jpg

 

 

结合传统节日文化氛围,协会排练相关清音曲目,推荐清音演唱志愿者参加各类文化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年均参演50余场次。为唱响“太和清音”的纯正韵味,协会鼓励社会文艺团体聘任“太和清音”非遗传承人作为志愿者随团辅导,进行系统化教唱,拓展了清音的传承发展空间。

推动走向全国,提升非遗文化影响力

近年来,协会吸纳并培养文化志愿者,提升表演能力,多名文化志愿者代表参加全国公益性演出活动。例如文化志愿者于飞、苏蓬勃参加“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长三角曲艺精品展演”,分别荣获一、二等奖;在第七届“缤纷长三角·浦东北蔡杯”曲艺邀请赛中,于飞荣获银奖。2020年,“太和清音”曲目受邀参加“长三角地区优秀抗役原创曲艺作品展演”。2022年,于飞演唱作品《最美人间四月天》荣获第三届安徽省群星奖,作品《雨花英烈》荣获第十二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全国曲艺大赛(临平赛区)节目奖提名。

8.jpg

 

通过协会和志愿者们的不懈努力,“太和清音”在全国逐渐引起广泛关注,影响力日渐提升。省内外专家学者多次前来太和调研,阜阳师范大学戎龚停教授、合肥师范学院付琳教授、安徽艺术学院李伟副院长等知名专家已将太和清音作为专门课题进行研究。如今,“太和清音”已成为太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太和县最亮丽的文化名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