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创建文明城市

太和县民政局坚持“三个到位”应对新冠肺炎疫情

阅读次数:1557 编辑: 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0-03-17 10:11
[字体:  ]

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太和县民政局坚决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及上级民政部门安排部署,严格按照各项要求做好民政领域的疫情防控工作,各项工作有条不紊,顺利开展,成效明显。

一、讲政治,确保组织领导到位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为切实做好民政领域疫情防控工作,太和县民政局成立了以局党组书记、局长郭亚民为组长,各党组成员为副组长,相关业务股室及下属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多次召开局党组会议、局长办公会议、工作部署会议、工作推进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李克强总理批示精神及省、市、县疫情防控工作会议精神,细化工作举措,部署落实我县民政领域疫情防控工作,筑牢疫情控制防线。

面对疫情,全县民政干部提前返回工作岗位,局领导在岗带班,局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及办公室人员,乡镇民政工作人员坚持值班值守,结合疫情防控形势,不断落细落实各类民政机构疫情防控工作。积极组织动员居家办公党员干部参与疫情防控,2月6日,14名居家办公党员干部到所在社区报到,配合社区(村)做好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出入口管理、应急值守等项工作;太和县民政局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为他们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做好保障工作。太和县民政局第三党支部书记、婚姻登记处负责人韩华东接到通知后,主动向社区报到,患有心脏病且动手术不到一年的他,坚决服从社区安排,带病坚持夜间值班工作。

二、担职责,确保职能履行到位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落实疫情防控任务繁重,面对风险和隐患,太和县民政局守土尽责,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制定应急预案、工作方案,坚决守住民政领域抗击疫情的防线。

(一)切实加强老年人健康防护。老年人身体抵抗力弱,属于病毒易感人群,人群易聚集且往来频繁,这些是养老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重点,也是太和县民政局在疫情防控期间亟需解决的难点。太和县共有36处养老服务机构,服务对象1600多人,如何切实加强管理,做好老年人的健康防护,太和县民政局做到了早部署、严要求、抓落实、强督导。一是强化领导,分片包保。1月23日,太和县民政局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我县民政领域疫情防控工作,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随即下发了《关于做好养老服务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民福函〔2020〕9号),要求各乡镇成立疫情防控工作小组,并制定应急预案。按照上级民政部门要求,局领导班子成员按照乡镇区域分布,分三个片区包保全县36所养老机构,确保职责到位、责任到人。二是封闭管理,做好防护。严格落实上级民政部门部署,要求全县各养老机构严格落实临时封闭管理和24小时值班制度,切实做好“两暂停、一暂缓”,即暂停接待走访、慰问、探视的外来人员和接收新入住老人,暂停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和日间照料中心(养老服务站)运营;暂缓已外出且有疑似感染症状的人员返院。对全体在院院民和职工进行健康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督促各养老机构严格按照民政部《养老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南(第一版)(第二版)》要求,做实做细每日报告、每日测温、每日消毒等项防控工作。立即组织养老机构进行卫生大扫除,做好病毒消杀、室内通风换气,落实食品安全、消防安全、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要求。加强宣传教育,普及疫情防控基本知识,不断提高老年人个人防护意识。三是实地指导,加强督导。疫情防控期间,太和县民政局领导班子成员按照区域划分,带领相关业务人员多次深入所包保养老机构,实地查看,检查指导疫情防控工作,全面了解了各机构日常管控、值班值守、安全生产、卫生消毒、生活安排、院民情绪及健康等情况。相关业务股室多次通过QQ、微信等平台,对养老机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政策宣传教育。每天定时在工作群更新动态,交流工作经验,加强全县各养老机构间的沟通协调和互联互动,促进防控工作开展。截至目前,县民政局共组织开展三轮实地督导,不断织密筑牢了全县养老机构的疫情防控网和疫情防控线。

(二)做好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采取多种措施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畅通救助渠道,及时排查患新冠肺炎的困难家庭和个人,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加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服务和疫情防控。加大新冠肺炎患者临时救助力度,简化审批手续,直接受理申请、直接审批,先行救助、后补手续。及时下拨各乡镇临时救助备用金18.5万元,对特困和低保对象隔离观察人员给予每人每天20元的生活补助,有效服务了全县疫情防控大局。

(三)严格落实儿童福利机构管理制度。加强对太和县社会(儿童)福利中心的监管指导,按照省民政厅要求,实施临时封闭管理,暂停接待各类志愿服务,谢绝社会各界参观访问。制定了《太和县社会(儿童)福利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在县民政局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成立福利中心防控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医疗救治组、院内服务组、后勤保障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按照民政部《儿童福利领域服务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严格落实儿童照料服务制度,明确防控工作“六注意”和“十不得”,制定疫情防控期间工作人员操作规程,设立测量室、更衣室、清洁区、隔离室等,对重点环节严防死守。每天对儿童生活区、活动室、电梯间、走廊进行病毒消杀,对院内儿童每天三次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切实做好食品安全加工等日常工作,强化日常管理。对家庭寄养儿童每天进行电话询问;对回家过节返院的代养孤儿,到院后对其实施了体温量测和14日隔离观察的措施,同时做好职工、儿童的心情调节和心理疏导工作。

(四)消除殡仪服务场所疫情隐患。严格按照上级和县民政部门相关通知要求,迅速成立了太和县殡仪馆疫情防控工作小组,制定了《太和县殡仪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明确相关工作职责及分工,多措并举,快速行动,继续落实各项殡葬惠民措施,切实做好这一特殊时期的殡葬服务工作。一是加强教育宣传和舆情引导,积极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通过宣传牌、LED显示屏、发放告知书等形式,做好疫情防控相关规定政策和科普知识宣传工作。在业务接洽登记时,主动询问逝者去世原因,告知送丧告别或守灵亲属人数限制,主动向家属宣传疫情防控的相关规定。在业务大厅、丧属休息厅、守灵厅、悼念厅、走廊通道等公共场所,张贴疫情防控相关通知通告和特别告知书。二是加强统筹协调,做好殡仪服务保障工作。县殡仪馆实行全员上岗,全力做好殡仪服务保障工作,确保遗体接运、殡仪服务和遗体火化及时进行,最大限度缩短丧属在殡仪馆等候时间,尽量避免人员聚集。1月29日,为防止太和县殡仪馆人员聚集,及时制定了《关于在疫情期间暂停部分殡葬服务的通告》,在疫情解除前,暂停举行集中守灵和大型遗体告别仪式。严格控制遗体火化送别亲属人数,暂停办理遗体外运和异地死亡遗体的接运业务。严格落实安全值班制度,确保人员24小时值班值守。三是加强关口前移,做好人员安全保障工作。保持业务大厅、悼念礼厅、丧属休息厅、守灵厅、食堂等公共场所通风和卫生整洁,每天殡葬业务结束后,安排专人进行集中病毒消杀。同时,严格对殡葬车辆、用品用具、设施设备和人员进行频繁消毒。紧急采购并下发口罩、防护服、手套、洗手液等必要防护用品,要求参与遗体接运、殡仪服务和遗体火化等一线岗位职工,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上岗。为确保殡葬服务场所环境安全,在殡仪馆入口处设置体温检测点,对所有进入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做好预防隔离工作。

(五)避免因集中办理婚姻登记而引发的疫情。取消了2月2日婚姻登记业务的开放办理,并及时向社会进行了公告。2月1日,以太和县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的名义,发布了《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暂停婚姻登记工作的通告》(第8号),暂停办理了包括结婚登记、离婚登记、补领婚姻登记等在内的所有婚姻登记业务,并向来电、来信咨询的群众做好解释和政策宣传,避免了因人员聚集而引发的交叉感染情况发生。自3月16日起全县婚姻登记业务恢复正常办理,为尽量避免疫情防控期间人员聚集,降低交叉感染风险,太和县民政局充分发挥“皖事通”预约服务功能,合理引导当事人通过“皖事通”APP预约后,分时段前往服务大厅办理婚姻登记相关业务。

(六)做好救助管理机构安全防护工作。疫情防控期间,按照上级民政部门要求,结合县救助管理工作实际,制定实施了《太和县救助管理站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成立了以救助管理站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疫情防控工作小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严格落实好24小时值班制度。对长期滞留在县救助站安置点的人员进行了全封闭式管理;扩大安全防护区,在大门口设立接待和登记区;在安全线以外,对新进站救助人员进行安全检查,实施发放口罩,体温检测,酒精消毒等措施,对有明显症状者及时送往定点医院,对身体健康正常者隔离观察14天;设立应急隔离室,配备口罩、酒精、84消毒液、洗手液、温度测量仪、医用手套等防护用品;对办公区域每两小时消毒一次,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七)引导配合社会组织依法有序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结合省社会组织管理局发出的倡议,面向全县社会组织,印发了《关于太和县社会组织做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相关工作的通知》,要求社会组织利用自身资源,充分发挥其动员能力,群防群控,稳防稳控,落实好综合性防控措施。积极做好宣传发动,动员社会组织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捐赠和志愿服务活动,进街道、进社区,粘贴发放疫情防控相关宣传资料,协助做好社区、商超等人员密集场所的消毒、防疫等工作。疫情防控期间,太和县红十字救援队、太和县心缘志愿者协会、太和县巾帼志愿者协会、太和县眼科健康快车志愿服务队、太和县志愿者联盟等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以实际行动,为我县疫情防控工作贡献一份力量。

(八)配合做好社会慈善捐赠物资的接收管理。按照县委、县政府安排,积极同县红十字会等部门配合,做好爱心企业、爱心人士慈善捐赠物资的接收、管理、使用等工作。设立专户,用于接收社会捐款,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实行阳光操作,确保资金不被截留、挪用。联合县红十字会、团县委、县总工会等六部门印发了“关于号召全社会积极行动踊跃捐款捐物有效应对疫情防控倡议书”,会同县红十字会每日定时向社会公布接受捐赠情况,并将物资接收、使用情况在县政府网站进行公示。期间,及时与县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沟通,将阜阳市慈善总会转捐的由祥源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捐赠的15万元专款,分别划拨给太和县人民医院10万元,太和县疾病防控中心5万元,用于一线医务人员防护及急需医疗物资购买。

三、重宣传,确保疫情防控到位

加大疫情防控期间关于个人防护、上级政策文件、各级通知通告的学习宣传力度,教育和引导民政干部职工积极行动。为干部职工提供口罩、酒精等必要的防护物品,保障其工作期间的个人防护措施落实。多次要求民政干部职工做到不信谣、不传谣,相信官方通告数据,对随意转发不实信息者提出严肃批评。严格按照县委办、县政府办《关于做好机关事业单位疫情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强局机关的疫情防控,强化对单位进出人员的管理,做好机关办公室、楼道、卫生间等区域的消毒,每天病毒消杀不少于2次。

不断总结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做好疫情防控的信息收集、排查工作,畅通信息报送渠道,明确信息宣传工作纪律。利用局机关和下属各单位电子显示屏,“太和民政”微信公众号、太和县人民政府网等平台及时将疫情防控信息和各类民政信息进行了公告和通报。每日将工作开展情况以日报的形式报送县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加大信息沟通力度。期间,县民政局疫情防控工作成效得到了上级民政部门的认可,省、市民政部门多次采用我局信息稿件,对我县疫情防控工作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