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领导动态

全国文明村刘老桥村:文明花开映沃野

阅读次数:49 编辑: 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5-06-27 18:01
[字体:  ]

第七届“全国文明村”刘老桥村以党建为“根”、文明为“魂”、实干为“径”,在乡村振兴路上绘就了一幅生态美、乡风淳、生活富的动人画卷。

一、党建强基,引领文明新风尚

刘老桥村的蜕变,核心在于坚强的党组织引领。

建强主心骨,凝聚向心力。与太和县委党校携手培训村干部和乡土人才,采用“村校共结”机制,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116名党员成为服务群众的先锋队。推行党员联户制度,听民意、解难题,2025年上半年累计解决住房、看病等急难愁盼43件,成功调解邻里纠纷28起。“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成为治理常态。

图片1.jpg

图片

整治陈规陋习,培育好乡风。修订村规民约,明确规定彩礼上限、倡导婚事简办,让“人情债”不再沉重。同时,广泛评选“好婆婆”“好媳妇”等身边榜样380人。用身边人讲身边事,春风化雨般引领着勤俭节约、文明理事的新风尚。 

图片2.png

二、实践浸润,滋养文明厚底蕴

文明创建,关键在于融入日常、激发活力。

“志愿红”温暖乡邻。376名注册志愿者(占常住人口20%以上)是村庄最亮丽的风景。“党员先锋”“夕阳红文艺”等队伍常年活跃,年均开展“夏送清凉”“冬送温暖”等活动30余次,将关爱精准送达500余人次高龄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心坎。

“小积分”撬动“大文明”。建立“和美积分超市”,激励村民参与环境打扫、志愿服务等活动攒积分、换物品。2024年一年,1.8万积分兑换了价值1.8万元的物资。这个小超市,让文明行为变得可感可触,极大地调动了村民共建共享美好家园的热情。

图片3.jpg

 文化雨露润心田。爱心助学、文艺演出、体育健身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常年不断;农民丰收节、乡村春晚等“文化大餐”轮番上演,不仅丰富了生活,更凝聚了人心,让和谐友善的村风民风日益浓厚。 

图片4.png

三、兴业宜居,夯实文明硬支撑

文明创建,离不开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优美的生活环境。

产业兴旺鼓腰包。优化营商环境,引入安徽有机良庄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成占地1200亩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发展“鱼-菜生态循环”系统,带动就业200人,村集体年分红30万元。2025年村集体流转土地600余亩,采取“租金+分红”模式,每亩租金1000元,保底分红300元,共计农户年均增收1.2万元。产业兴,腰包鼓,“AAA级旅游村”的名片也越来越亮。 

图片5.jpg

生态宜居焕新颜。见缝插绿栽下了4000多棵桂花、梧桐,绿化总面积达610亩。垃圾有专人清运,处理率超90%。“厕所革命”彻底告别了旱厕,902个水冲式厕所干净卫生。河道清了淤,建起了豆腐文化广场,还有老年公寓等配套,村民休闲娱乐有了好去处,生活环境越来越舒心。 

图片6.png

从省级贫困村到全国文明村镇,刘老桥村用十年奋斗书写了文明创建的精彩篇章。未来,刘老桥村将继续以文明创建为笔,以乡村振兴为纸,绘就文明村镇的美丽画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