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农村创建

乡村文化振兴丨太和县召开乡村文化振兴现场会

阅读次数:7566 编辑: 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3-09-25 16:28
[字体:  ]

9月21日,太和县召开乡村文化振兴现场会,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并安排部署我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任务。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文静出席会议并讲话。

1.jpg

太和县文化振兴成员单位分管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议采取现场观摩与会议部署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与会人员先后来到关集镇茨东村,赵集乡东城村、双龙村,城关镇刘元社区进行现场实地观摩。

与会人员首先来到关集镇茨东村移风易俗馆,观摩场馆建设及管理运营情况。据悉,茨东村移风易俗馆占地约500平方米,投入100余万元,馆辐射周边三个乡镇,馆内举办婚礼10余场,为群众免费提供婚丧事场地,有效节省群众花费,减轻群众负担,逐步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遏制不良习俗。同时,茨东村通过开展文艺节目、评树先进典型等方式积极开展移风易俗宣传,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培育乡风文明,助推乡村文化振兴。

2.png

接着,与会人员前往赵集乡东城村,现场观摩了文明新风婚俗馆以及法治文化长廊。作为“全国文明村”,近年来,为提升乡风文明,破除陈规陋习,东城村持续开展“村规民约”宣传活动,举办太和县首届集体婚礼,引导干部群众自觉摒弃不文明行为,加快形成崇德向善、勤俭节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让群众在干净整洁的环境中生活生产,为打造秀美宜居文明乡村奠定坚实基础。

3.jpg

在赵集乡双龙村,与会人员实地观摩了村民议事点、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绿色加油站”。近年来,双龙村认真学习新时代“枫桥经验”,大力推广“四事四权”工作法,打造“三长制”先行示范村,成立“五老”志愿调解员队伍,推行积分制,发动群众参与乡村治理,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发展实际的乡村善治模式。如今的双龙村,村庄面貌更加整洁,乡风民风持续好转,双龙村也从原来的落后三类村一跃成为一类村。

4.png

最后,与会人员来到城关镇刘元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群众文化活动室,正值开放时间,二楼的文化活动室里,社区的群众正在写书法、手工刺绣、捏面塑……四楼的曲艺文化交流室里不时传来悦耳的演奏声。2019年以来,刘元社区以打造文化社区为目标,突出阵地建设,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社区办公楼建设了老物件农耕文化展厅,书画展厅、交流室,非物质文化遗产刺绣、钩织、编结、剪纸、烙画、面塑等群众日常活动阵地,开展了多样的文化文体活动,不断丰富社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5.jpg

观摩结束后,在县委宣传部会议室召开部署会。会上,书面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振兴工作的重要论述,县文化旅游体育局、县民政局、县文联作了交流发言。

会议指出,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各单位要高度重视乡村文化振兴工作,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凝聚思想共识,切实增强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要注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充分发挥乡村文化在构建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提升乡风文明水平上的重要作用。

会议要求,要联系工作实际,加压奋进,解决文化振兴领域重点问题。把文化振兴与职责分工相结合,充分发挥部门单位的职能优势,进一步分析研判形势,安排工作任务,解决重点问题。把文化振兴与中心工作相结合,以文化振兴助力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把文化振兴与群众需求相结合,聚焦健全文化服务体系,聚焦盘活文化资源,聚焦丰富文化供给。

会议强调,要压实责任,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加强沟通衔接,强化协调联动,共同“搭台唱戏”,凝聚起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的强大合力,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地。要善于总结,示范引领,创树文化品牌,把握好文化之“魂”、时效之“度”、手段之“新”,运用好载体,发挥好导向,宣传好群众,形成全社会广泛关注,积极参与的浓厚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