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道德建设

王绍芹:三十年如一日的照顾智残婆哥

阅读次数:2032 编辑: 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0-12-16 17:21
[字体:  ]

王绍芹,女,52岁,桥北社区王烟铺居民。

王绍芹与张连增结婚31年了。公公婆婆在他们结婚没多久先后因病去世,婆婆临终前哭着对儿媳妇说道:“芹啊,嫁到我们家真是委屈你了,现在又给你们留下一个累赘,”婆家的哥哥张留地从小患高烧,因当时医疗条件有限,治疗措施不力,差点丢了性命,后经过抢救尽管性命保住了,但他的大脑严重受损,失去了正常人的思维能力和基本的认知能力,经县残联及有关部门认定为大脑二级智障残疾人。后来日常生活主要由公爹和婆婆负责。公婆去世后,王绍芹便将婆哥接到家里了,毫无怨言地承担起了服侍婆家哥哥的重任,至今30年来无怨无悔照顾婆哥。

随着时间的推移,房屋的拆迁,王绍芹一家的住房也在不断变化,她们的住房搬到哪里,哥哥就跟到哪里。哥哥张留地,表面看上去和一个正常的成年人没有什么两样,但事实上他的智力和一个幼儿的智力差不多,不知道时间,就连人民币也认不全、分不清,另外还有肢体僵硬,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等诸多困难。30年来,王绍芹不仅要负责他每天的三顿饭,还要亲自给端到手里。平时根据季节变换,要给他换洗衣服,没有衣服还要给他买衣服、鞋等,平日里街访邻居们看到的张留地总是穿得干干净净。在她哥哥张留地住的房间里,王绍芹总是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物品放得整整齐齐,房里没有任何杂味,哥哥住得还算舒适。由于哥哥不认识字也看不明白时间,多数吃饭时候迟迟回不来,每每遇到这种情况,无论是酷暑高温还是冰天雪地,弟媳王绍芹都主动出去四处寻找,而且找回来依然端了饭菜让他坐下吃好吃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天天如此,年年这样。

“30年来,媳妇精心伺候婆哥令人感动的事太多了,三天三夜也讲不完,没有她就没有婆哥张留地呀,不光伺候我哥,还伺候一大家子。”丈夫几度哽咽说道。有一次,哥哥张留地便秘严重,王绍芹到门诊开了泻药,谁知吃药后,却又腹泻不止,当闻到刺鼻的臭味后,她知道哥哥拉到裤子里了,但哥哥窘得满脸通红地说:"没有,没有。"王绍芹却笑着开导他说:"咱们可是一家人了,你就把我当成你的亲妹妹看待,你就是我亲哥。"王绍芹毫不嫌弃地给张留地清理粪便,拆洗被褥。忙活下来,瘦小单薄的她累得满头大汗、精疲力竭,而虽然哥哥不会表达但也被感动得热泪长流。

如今,王绍芹也已经是50多岁了,王绍芹经常念叨着:“平时就害怕自己得病,自己要是病倒了,谁来照顾哥哥呀。”有病了也只是喝喝药就扛过去了。到晚上躺在床上终于可以舒展舒展身子,可是夜里还会起床几次看哥哥是否睡得踏实。

邻居们看到有时也会说,一般人照顾几天几十天可能还行,但是毫不懈怠地照顾这么多年实属难得,这种精神难能可贵。绍芹,一位普普通通的女人,这一辈子都在用自己的爱心和细心感染身边的人。

王绍芹照料婆哥30个年头的日日夜夜、方方面面的事例真是枚不胜举,尽管都是些日常生活中很平凡再普通不过的小事,尤其是多年来一如既往地照料一个智残的人,但她从不抱怨,用自己浓厚的亲情和朴实的行动演绎了一段震撼人心的人间真爱。她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道德风尚。

无论何时,善良的人总是会有好结局,所以人们不应该吝啬善行。就像王绍芹一样,她没有因为婆哥是智残就嫌弃他,想要摆脱他,反而是一直尽心尽力地照顾他,最终她的善行给她带来了好运,所以她才能像现在这样同样享受着自己儿女的天伦之乐。(高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