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道德建设

姚利萍:志智双扶圆梦想爱心助学长扶贫

阅读次数:3824 编辑: 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0-07-17 11:09
[字体:  ]

2020年7月1日下午,太和县关工委“大爱圆梦”携手姚利萍女士捐资助学仪式在大新镇中心校会议室举办,大新、胡总、肖口、大庙、郭庙、三塔、高庙、李兴关工委负责人、中小学教师等社会各界代表100余人参加了捐资仪式,县关工委主任赵魁、副主任刘益民、县教育局关工委主任关锋、爱心人士姚利萍女士等出席了仪式。

 

姚利萍女士现任安徽华源药品分公司关工委主任。她致富不忘乡亲,在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热心于公益慈善事业。2014年姚利萍携“众善助学”爱心团队加入县关工委全县关爱大平台后,从县关工委《信息库》中获取特困学生信息,并在关工委“五老”的协助下,对贫困学生进行走访、资助、回访等一系列关爱活动,到2020年7月,已于全县各乡镇的220多名贫困孩子结成了一对一助学对子,按照小学生每年1000元,初中生每年2000元,高中生每年3000元标准,进行精准长期资助、扶贫纾困,将帮助他们完成从小学到高中的学业。如果需要,考上大学后,将继续进行资助。

 

姚利萍爱心团队不仅仅对贫困学生进行资金帮扶,还对贫困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情感等方面进行关爱,使贫困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能够健康成长。并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深度关爱、精准帮扶贫困青少年的新路子。

 

姚利萍及其爱心团队坚持到每个帮扶特困生家了解致贫原因,和孩子结成对子,每月至少联系一次,团队还专门设立24小时畅通的求助电话,及时帮助解决问题。五星镇学生刘虎(化名),为减轻家庭负担辍学打工,姚利萍多次耐心劝导使其复学,初中毕业后安排了工作,为刘虎摔伤住院的父亲捐资2万多元。大庙的李文(化名)等考入太中,姚丽萍出钱给他们在学校附近租赁住房,安排李娟(化名)等特困女生在自己家同吃住。姚利萍团队还帮助多个特困生家庭修缮房屋、病人住院出资14.7万元。三塔镇康明(化名)姐弟俩,母亲当初被拐,生下她俩后逃回,一直入不上户口,姐弟俩小学阶段只能以寄读形式求学。姚利萍咨询户政部门后,帮助联系出资为康某一家做了亲子鉴定,又联系相关派出所、学校,给康某姐弟入上户口和学籍。三塔镇学生李欣(化名)在父亲犯癫痫病时打此电话求助,姚利萍立即安排车接到县医院抢救脱险。

 

五星镇刘楼村一名家庭贫困的初一学生杨勇(化名),是姚利萍长期牵手资助的对象。按照县关工委制定的资助标准,姚利萍对杨勇的资助也同对别的困境孩子一样:读小学每年1000元、读初中每年2000元,读高中每年3000元,读大学每年5000元。前不久,姚利萍在例行“资助对象回访”时,发现小杨勇“失联”了,到学校没找到他,到家里也不见个人影儿,再三追问,家长才实话告诉他,孩子辍学打工去了,在县城一家饭店做杂工。“使用童工是违法的!”姚利萍找到那家饭店,和老板理论,硬是把正在洗碗的小杨勇带走,送回学校继续读书,并额外对他的家庭进行了资助。

 

“值此建党99周年之际,希望孩子们好好学习,牢记党史国史,感恩党、感恩国家,将来好好回报社会。”姚利萍女士说。她表示会关注和支持县关工委的工作,把捐资助学活动长久的开展下去,力所能及地帮助和扶持更多的贫困学生,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阻断贫困代际间的传递。她还承诺会长期关注受助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甚至可以在他们升学无望时给他们提供就业岗位。同时她希望更多企业家和爱心人士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参与爱心助学活动,伸出援手,点燃孩子的希望,成就孩子的梦想。(张兴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