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道德建设

最美科技工作者事迹展播 | 杨磊同志先进事迹

阅读次数:1327 编辑: 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0-05-29 15:30
[字体:  ]

杨磊.jpg

放飞航模时的自信与激情,微型卫星研制的艰辛与幸福,科技发明的创意与创新……谈及太和三中的科技教育,这一幕幕生动的画面,无不展现出杨磊老师对科技教育的执着与热爱。

杨磊,2009年毕业于安徽工程科技学院(现已更名:安徽工程大学),太和三中科技辅导员。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学校的科普教育工作,他和他的团队辅导学生在市级以上科技比赛中获奖482人次,15项学生作品获国家发明专利,三项师生作品获国际发明金奖。本人三项科技发明获国家专利,并被授予“全国创新名师”称号。

他无视身边的浮躁与功利,始终坚持自己的教育信念,“为孩子未来奠基”的初心不改,咬定青山,孜孜以求。美丽在繁琐重复中锻造,绚烂在默默奉献中绽放。

他识见高远,以宽阔视野服务学生。

科普教育是太和三中的办学特色之一,杨磊老师对此有自己深刻理解。他执着的认定,科普教育不是就科普论科普,而是把此项工作与国家人才培养目标、基础教育本质以及学校的办学理念联系起来去认识、去实践。

他认为,基础教育是为孩子健康、全面发展打基础的教育。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让学生未来活得尊严而幸福,这种尊严而幸福的生活不是靠应试教育下的分数来获取。杨老师认为,通过科普教育和科技活动,可以让孩子们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科学方法,体验科学探究,养成科学精神,进而形成健全的人格、积极的人生态度、自我实现的自觉自励,而这些才是学生未来幸福生活的根本保障。

多年的坚持,杨老师赢得了家长、学生的理解支持,越来越多的孩子积极投入到科技探索中来。不爱言谈的吴飞参加几次比赛后变得能言善侃了,贪玩的张昊因小发明燃起了学习的欲望,参与少年微型卫星研制的吴异卓以高分考上了省示范高中,获得纽伦堡国际发明金奖的王腾振立志要到德国留学……家长们说,是杨老师让孩子们有了探索自然的欲望、生活的自信和乐观向上的心态。

他勤于学习,以扎实学识引导学生。

让学生爱上科学课、爱上科技活动、爱上科技创新,这是杨磊老师一直坚持的初心。

为练好自己科技教育的内功,杨老师广泛涉猎科学理论专著、科普读物、科技发明、科学家故事、青少年心理、教育教学、课外辅导等各类书籍。他外出考察,遍访名师名校,走进国家科技馆、到访美国德国以色列、参观北大清华、造访钟南山和罗凡华,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听大师提点教诲。他痴迷于参加各类科技教育交流活动,只要看到科技活动的信息,他总是想方设法地参加,好多次都是自费前往,他说:“在这些活动中,能见识到高人,寻找到目标,感受到差距,每一次远行,都像是一次取经。”

深厚的学养和丰富的阅历,让杨老师的教学充满活力和灵气,他的课堂心灵流动,人性弥漫,智慧流溢,思绪飞扬。他的科学课成为学生期待的盛宴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

杨老师成了学生心中的偶像,“跟着杨老师学科学”“跟着杨老师搞发明”“跟着杨老师参加大赛”,成了孩子们的共识,越来越多的学生爱上了科学,越来越多的学生爱上了学习和钻研,越来越多的学生找到了人生的目标。出国参赛的丁晨回来后说:“英语真得好好学习了,不然没法跟人家交流。”拿了三次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金奖的韩铮跟妈妈说:“我要上清华大学,将来要当科学家!”

他乐于探索,以精神深度引领学生。

他把科学课与综合实践课和劳动课结合,自编科技教材,围绕以德树人,着重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探索意识、创新思维。

德行与学问一起前行,才会走得更远。杨老师坚持把德育贯穿到科技教育教学活动的始终,他说:“科技创新是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希望,每一次科技创新都源自对他人的关爱和责任心。科技人要有一个‘为他人服务’的愿望,‘目中有人’才能真正发现生活中的不足和问题,急人们之所急,解人们之所需,尽一切可能去解决问题。当问题解决的时候,新的发明就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了。”他认为,只有敢于担当、关爱社会、心系未来的人,才具备科技创新者的最大潜质。

他乐于钻研,勤于探索。遇到问题,不找出原因不解决好问题不罢休。学校少年科学院创客空间新进了一台3D打印机,没人会用,打印材料价格高,而且设备昂贵易出故障。他把自己关在创客空间里一个星期,终于掌握了3D打印用的建模犀牛软件和打印切片软件。他带领学生对3D打印机反复拆装,了解了3D打印机的基本原理和内部构造。为了更好的把3D打印融入到科技教育中,开始研制属于太和三中的3D打印机,先后选择三角洲构架、arduino开源硬件和软件、51单片机和箱式构架,在“现学现卖”中研制出3台不同功能和型号的3D打印机,开创性的研制出聚乳酸(PLA)3D打印材料可回收循环使用粉碎溶解装置,进一步降低了3D打印成本,为3D打印在科技教育教学中的大面积应用铺平了道路。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航海、航天、航空、机器人、建筑模型、科技绘画、少年微星研制等,他大多数时间都是跟学生在一起。他在辅导中让学生领悟科学方法,掌握科学知识,形成科学意识,养成科学精神,生成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孩子们深刻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研究状态和奉献精神,感受到科技探索乐趣和成长的幸福。

经常性的加班加点,让幼儿园小班的儿子见他一面都难,儿子不止一次地问妈妈:“爸爸是不是又出差了,怎么好几天都没看见他了?”

他勇于实践,以创新思维引发学生。

杨磊老师鼓励学生把问题转化为实验探究,引导学生将“异想天开”的想法转化为实践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要远比问题本身多的多。”这是他一直信奉的一句话。面对很“不可能”的时候,他用坚定的信念激励孩子和自己,这也让每一个孩子都收获了超越“发明”本身的收获。为了给更多发明作品找到合适的便宜的部件,他和孩子们成了废品收购站和汽车报废厂的常客。为完成不同的发明作品,他和他的学生学会了电焊、自动化控制、3d打印、编程、模具制作、人机工程……,同学们在每一次的自我超越中都会收获成功的喜悦和深深的感动。

在创新思维的培养上,杨磊老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说:“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于创造性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发现问题。以发展的眼光看世界,我们人类创造出来的事物都存在问题和不足,我们之所以发现不了问题是因为我们早已习以为常、司空见惯,而科技创新就是要打破常规思维、惯性思维。在教育教学中,不能功利地看学生最终得了什么奖,而要关注于科技活动是否普惠于每一个学生,以及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收获与体验,这才是科普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点点娇花不是春,姹紫嫣红春满园。杨磊老师多年如一日的辛勤耕耘收获了累累硕果。

他带领的科技辅导团队为学校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荣誉,全国科普教育优秀示范基地、中国创新型学校、宋庆龄少年儿童科技发明示范基地……这样的荣誉称号不胜枚举。通过日常的科技教育与辅导、校园科技节、科技夏令营,以及组织学生参加国家和省级青少年航空(航天)、航海、车辆、机器人、建筑模型锦标赛和青少年创造力大赛等活动,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发明创造能力。2010年以来,太和三中学生在国家、省、市级各类科技创新大赛中共有482人次获奖,获得15项国家专利。2017年6月,杨磊老师与学生丁晨共同研制的作品“老年人随动助力装置”代表中国到美国匹兹堡参加国际发明展取得金奖。2018年11月,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上,他和学生王腾振一起发明的“自动充电运动臂包”,获得发明展银奖和创意节金奖。

他个人作品“便携式免挂输液设备”荣获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银奖,“一种具有交通信号灯路口用辅助通行装置”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另有“基于5G技术的城市自动代驾系统”等5项发明专利正在申请中。

杨磊老师是全国创新名师、阜阳市优质课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太和县优秀德育工作者、“太和好人”、“阜阳好人”。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位年轻人会在未来的科技教育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精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