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文化建设

太和清音被推荐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阅读次数:4841 编辑: 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9-11-14 14:54
[字体:  ]

近日,太和清音被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确定为安徽省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申报名单之一,本批次阜阳市仅有太和清音和临泉杂技两个项目。

太和清音是我国稀有剧种,由元末明初始于皖北,清代乾隆年间在太和流传至今,已有700余年历史,其曲调婉转悠扬,唱腔优雅,深受太和人民喜爱。然而,在小品、影视、歌曲、舞蹈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作为传统曲艺的太和清音却一度走向了衰落且几近灭绝,中青年传承人才匮乏。曾经的老艺人为了生计,纷纷改行另谋生计,作为传统曲艺的太和清音则鲜有人问津,当初的史记资料也都损失殆尽。

近年来,在太和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文化部门的支持下,太和清音成功申报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让这一古老的地方稀有曲种得以发扬光大,精品也越来越多。县政府加大资金投入,着力扶持培养以于飞为代表的新一代清音演唱者,同时,老艺人张洪奎等人在清音演唱方式上进行了大胆创新,创作了一批新的曲目,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和欣赏需要。

为了让太和清音更好地传承下去,太和县成立了清音传承培训基地,以清音进校园、传承人进课堂等活动形式,在皖北电子信息工程学校、太和县民族中学、太和县解放路小学等学校开设清音课程,在传承的同时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能够学习到正宗的太和清音。

独特的曲风、优美的腔调、精彩的演绎,共同形成了一部部精美的作品。近年来,太和清音一直致力于打造精品,组织精心编排的太和清音曲目《追舟》《秋江》《让座》《女儿情》《请君太和来观光》《蝶恋花》等,先后赴合肥参加安徽省文化惠民演出、安徽省“群星奖”优秀节目展演、安徽省第八届曲艺“牡丹奖”金奖展演、(山西长治)第十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展演、(上海)长三角优秀曲目展演、(山东济南)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等,收获诸多奖项和好评。(通讯员  刘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