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做好2018年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防治大气污染,促进秸秆资源合理利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力争实现全年秸秆禁烧零火点,综合利用率不低于90%的目标,太和县多举措深入开展秸秆禁烧工作。
一是细化工作方案。各乡镇要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工作方针,制定细化秸秆禁烧实施方案和综合利用技术方案。在压实秸秆还田、离田工作任务上做文章、全面夯实“收、种、防”的技术路线。技术方案细化到田亩,实施挂图作战,提前确定详细的“人、机、地”包保措施,确保短茬收割、粉碎还田、集中收储、清理转运、增值利用以及资金补贴各个环节衔接落实到位。
二是秸秆还田利用。各乡镇要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科学确定机械化粉碎还田、深翻深耕轮作等方式,提升耕地质量和还田效果。严把粉粹还田标准,实行短茬收割,严格控制留茬高度,减轻禁烧压力。
三是完善收储体系。各乡镇要根据主要农作物秸秆产量,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发展特点等因素,在合理半径内,科学合理布设规范化的秸秆收储点,制定出秸秆收储机构示意图,每个行政村至少建立一个标准化临时堆放转运点,加强对秸秆堆放的管理,并做好及时转运工作,杜绝集中焚烧、水体污染及火灾隐患。无秸秆销售和消化利用渠道的,一律实行秸秆还田处理。
四是秸秆多途径转化利用。各乡镇要不断拓展利用领域,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研究秸秆综合利用新路径。通过政策扶持和资金补贴等方式,加大秸秆饲料化、基料化、能源化、工业原料化等综合利用力度,提升秸秆综合利用的产业增值比重。积极引进、扶持秸秆发电企业,对已建成投入使用的生物质电厂,鼓励加快技术升级改造,提高秸秆在燃料中的比重。引导发展以秸秆为主要原料的板材、装饰材料产业,推动秸秆工业原料化利用。支持农民开展秸秆青贮、家畜养殖、多种途径有效消耗转化秸秆。
五是建立防火隔离带。与外县(市、区)接连的有关乡镇要在临界地块建立防火隔离带,临界的每个自然村要安排备用旋耕机和洒水车,对临界地块进行旋耕,做到收割一块,隔离一块,隔离带宽度不低于50米。
据了解,太和县2018年午季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从5月20日开始至7月31日结束,分宣传发动、禁烧前准备、全面禁烧、考核评比四个阶段。(县委办 陈青忆 周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