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二郎镇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精准扶贫工作中“三大员”作用,推动真扶贫、扶真贫,切实打通扶贫攻坚、精准施策“最后一公里”。
一、访真贫,当好健康扶贫采集员。
为全面摸清贫困人口健康脱贫需求,该镇组织卫生部门各帮扶队员进村入户详细调查了解情况,对患有大病的贫困人员联系医院医院进行救治,积极做好联系对接服务和救治后的健康管理工作。按户建档,一户一册、一个不少、一户不落。
二、用真情,当好贫困群众服务员。
1、 针对低收入户因病、因残致贫的实际情况,在帮扶过程中,该镇帮扶人员以真心换真情,把贫困户当亲人,认真倾听他们的诉求,全力为他们排忧解难。建立一支以医生、村卫生室负责人、计生专干为主的健康扶贫服务工作队,结合具体医生签约履约服务,为贫困人口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2、 经常性走访,摸清贫困户真实情况。在走访中,积极宣传各种扶贫政策,教育贫困群众树立自力更生光荣思想,“要我脱贫”转变成“我要脱贫”!该镇非常重视贫困群众生产生活环境质量,帮助贫困家庭打扫卫生、道路硬化、改水改厕、环境绿化、拆违拆旧等,引导他们转变观念,增强早日脱贫信心。
三、出真招,当好精准扶贫引导员。
该镇帮扶人员认真学习相关扶贫政策,制成扶贫政策宣传册,分类管理,精准施策。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施“造血式”帮扶,鼓励贫困户发展养殖、种植、经营、连片光伏发电等致富项目;对资金匮乏的贫困户,协助提供贷款,用于入股企业经营单位发展产业;对于因学致贫户,加大教育扶持,积极帮助申请“雨露计划”救助资金、结对资助等;对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低收入农户,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对符合低保五保条件的,请民政部门核查申报,应保尽保,对无劳动能力又未纳入低保的贫困户,通过整合多方资源及时予以帮扶。对由于经济困难居住危房的贫困户采取积极争取危改项目和镇财政保障的“双渠道”解决。对于子女不尽赡养义务而导致贫困老人,该镇采取法治教育、签订赡养协议、依法起诉等形式促使子女履约尽孝。(二郎镇 赵干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