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专题专栏 / 太和好人德馨细阳

付光文:生命的最后闪光把人间照亮

阅读次数:1382 编辑: 文明办 发布时间:2017-10-25 09:32
[字体:  ]

1994年,付杰进入安徽省红十字会遗体器官捐献中心安医大接受站,开始从事遗体器官的志愿捐献和接受工作。23年来,付杰代表安医大接受站,先后接受409具志愿者捐献的遗体。

2017年10月16日上午,付杰长跪在太和县五星镇五星村的家中,送别71岁的父亲付光文。这一次,他不仅是遗体器官志愿捐献工作的接受人员,同时也是遗体器官志愿捐献者的家属。

 

  三次放弃改变命运的机会

 

1947年9月14日,付光文出生在太和县五星镇。1965年从亳州高中毕业,响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他留在了农村,成为一名耕读教师。

1967年,付光文开始担任村干部,历任村民兵营长、会计、副主任、主任、党支部副书记、书记等职,2004年退休。

据当地老人介绍,付光文有文化,相信科学。担任村干部期间,他自学农业科技知识,并印成小册子发给村民,帮助村民提高粮食的产量,为村里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当周边乡镇的小麦亩均产量只有五六百斤的时候,五星村的小麦亩均产量已达千斤左右。

同时,他鼓励村民利用河滩地、地头沟等种植泡桐和白杨,以增加收入。上世纪90年代,五星村成为远近闻名的木材销售集散地。

付光文的努力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同时他一心为公的精神也获得当地村民的好评。

五星镇党委书记张文静告诉记者,1978年恢复高考后,付光文有三次上大学、招工和提干的机会,但是均被他主动放弃,“其中一次提干是为了照顾另外一位村干部,当时那位村干部年龄大了,身体也不好。”

 

  支持儿子从事志愿捐献工作

 

付光文幼年时患有癫痫,后来求医后痊愈。因此,他对医生行业十分尊重。四个子女在他的教导下,多从事医疗行业,并在岗位上有所成就。

1994年,长子付杰进入安徽省红十字会安医大遗体器官接受站,开始从事遗体器官的志愿捐献和接受工作。

“医生做得好好的,为啥要转行?”得知付杰的新工作后,亲朋好友有些忌讳,纷纷劝付杰尽快转行,付杰也有些动摇,付光文却十分支持儿子的工作。

一次,付杰回老家探亲,付光文专门把儿子叫到身边,语重心长地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你做的是天底下最大的善事,不要在意别人怎么说,自己心里要有定力。”

付杰告诉记者,他从事遗体器官捐献的23年,正是安徽省遗体器官志愿捐献起步的阶段,所有的工作都是在摸索中前进。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中国人“入土为安”的思想根深蒂固。前些年,接受志愿者的遗体器官捐献时,他多次遭遇过志愿者家属的不理解,心中的委屈无法倾诉。

每当这时,他就在心里默念父亲的话,顿时增添了巨大的勇气。如今,付杰先后接受的遗体已达409具,安徽省的遗体器官志愿捐献工作也渐渐被社会认可和接受。

 

  再支持一次儿子的工作

 

2012年,苗为民因病医治无效去世。去世前,苗为民老人把自己的遗体作为最后一笔党费志愿捐献。

在报纸上看到相关报道后,付光文哭了。几十年前,时任太和县原政法委副书记的苗为民到五星村调研,与付光文结识。

苗为民老人刚正不阿的性格和一心为公的精神,让付光文钦佩不已。

得知苗为民老人的选择,付光文也萌生了相同的愿望。

2015年5月,苗为民故居落成,付光文专门带着妻子刘素贞前去参观。

回家后,他第一次向妻子流露出捐献遗体器官的想法。妻子当时以为他只是心血来潮,并未放在心上。

2017年10月5日,付杰回乡探亲,付光文“责怪”儿子,“以前每个周末都回来,最近怎么一直不回家?”

“最近遗体器官捐献者不少,工作太忙了。”听了付杰的回答,付光文默默走进房间。

当天晚上的家庭聚会上,他郑重地告诉三个儿子自己百年后志愿捐献遗体器官的愿望,“我也学习苗为民,捐献一笔特殊的党费。”

付杰的弟弟当场表示反对,付光文连忙制止道:“这些年,你大哥为了遗体器官捐献受了多少委屈,我心里最清楚。人去万事空,让我支持一下他的工作吧!”

 

  生命的最后闪光把人间照亮

 

时隔几天,付光文因病住进医院。10月14日下午,老人因病医治无效去世。

当晚,他的一对眼角膜被安徽省红十字会眼角膜库的专业人员摘除。付光文老人的眼角膜将移植给两名眼疾患者,让他们重见光明。

10月16日,安徽省红十字会遗体器官捐献中心安医大接受站的工作人员,前往五星镇接受付光文的遗体。

当地政府、红十字会、阜阳市红十字会以及上千名志愿者和村民闻讯,前来为老人送行。

作为安医大接受站的负责人,多年来付杰已从阜阳市接走33名遗体器官志愿捐献者。

以前接受志愿者的遗体时,付杰都会亲自主持仪式。这一次,他默默跪在父亲灵前,将头重重地磕在地上,身体轻轻地颤抖着,想哭却哭不出来。

灵车远去,付杰突然嚎啕大哭,长跪不起,心中惟愿父亲平凡生命的最后闪光,把人间照亮。(颍州晚报记者 曹亚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