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络文明传播

太和马迎涛3年救起30余名溺水者 义举感动惠州

阅读次数:654 编辑: 文明办 发布时间:2016-11-17 17:26
[字体:  ]

在阜阳,提起阜阳蓝天救援队,几乎无人不晓,他们的队员都是热衷公益,擅长水上救援,水下打捞作业的热心志愿者。

 

  在广东省惠州市也有个类似的志愿者救捞队,其中有一位队员叫马迎涛,是阜阳汉子,每次救捞,他都会冲锋在前,在当地赢得不少赞誉。

 

  2011年,在外打工的马迎涛一时冲动,选择跳河轻生,所幸被当地救援队成功施救,为感恩,他便踏上了义务救捞的征程。

 

  自2013年5月加入惠州志愿者救捞队以来,马迎涛参与了数百场救援,在当地的江河湖泊里徒手救起30余名溺水者。“只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了及时参加救援,马迎涛辞去了稳定工作,在公益的舞台上,时常闪现他那默默奉献的身影。

 

  曾在打工地跳河轻生 被救起

 

  11月12日凌晨1时许,马迎涛接到电话称,惠州市公园里的一处河塘有人落水。他立即赶到现场,将落水者救起后转身离开。

 

  马迎涛是太和县清浅镇张庄村马庄人,2001年,他只身前往广东省打工,在外漂泊十余年。而在踏上义务救捞的征程之前,他曾是一名被救者。2011年11月,马迎涛和女友发生感情纠纷。为了逃避来自家里的压力,他背着行囊来到惠州市。由于种种原因,马迎涛一时想不开,从惠州市区东江大桥一跃而下。可在面临生死诀别时,他求生的愿望突然陡增。所幸马迎涛水性不错,在江中挣扎了很久,身体没有沉下去,但水流较急,他也无力自救。

 

  马迎涛跳江后,闻讯赶来的惠州志愿者救捞队队长赵喜昌和民警很快赶到了现场。眼看马迎涛体力不支快要沉下去了,救援人员及时将他救上来,脱离了危险。上岸后,冷静下来的马迎涛有些后怕,这一次的冲动差点结束了自己的人生。“在紧要关头,是好心人把我救了上来,给了我第二次生命。”经过赵喜昌等热心人的开导感化,他深感懊悔,表示以后一定珍惜生命。

 

  为感恩 热心公益 又重回惠州

 

  事后,马迎涛离开了惠州这座城市,在广州一家酒店做服务员,生活平淡如水。但在当地遇到的一件事情,激起了马迎涛潜藏心底的公益热情。

 

  2011年岁末,四川的一名母亲带着仅有的1000元来到广州,想通过移植治疗女儿的地贫症。为了筹齐30多万元手术费,她沿街乞讨,求好心人搭救可怜的女儿。马迎涛在广州遇到了这对可怜的母女,毅然帮忙筹款数千元。

 

  感受到了公益的力量,在广州打工的那段时间,马迎涛一直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看到网上的求助信息,他都会第一时间核实转发,积极参与其中;得知爱心协会发布消息募集志愿者,他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遇到需要帮助的困难户,他总是第一个伸出援助之手……

 

  2年后,马迎涛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再次返回惠州。回想起曾经的冲动,他仍心怀惭愧。他四处打听救命恩人赵喜昌,希望当面表达谢意。与此同时,马迎涛总希望为身边的人做点什么……

 

  加入志愿者救捞队 总是冲锋在前

 

  惠州河网密布,雨季降水量大。每逢此时,落水者溺亡的事情时有发生,这让马迎涛心里很不是滋味。他从当地新闻媒体上得知,当年的救命恩人赵喜昌奔忙在各个救捞现场,让他想起了自己被救的那一幕。

 

  马迎涛年轻时曾在山东的海边和哥哥一起搞海上养殖,水性不错。他觉得这个本领不能白费,应该用来为别人服务。于是马迎涛主动联系赵喜昌,毅然提出要加入救捞队。从救起马迎涛到他申请入队已时隔两年,赵喜昌没有想到对方会有如此大的改变。赵喜昌救过不少人,马迎涛是第一个主动申请参加救捞队的被救者,他很欣赏马迎涛这份感恩回报社会的心。

 

  考虑到水上救捞的危险性和特殊性,马迎涛接受了两个多月的考察,期间参与了七八起救捞行动,总是冲锋在前。最终,他通过了加入救捞队的考验期,成为当地第一个被救人员加入到义务救捞队的人。

 

  2013年5月,马迎涛入队时,惠州志愿者救捞队除了队长赵喜昌外,只有寥寥几名队员。他的到来,无疑增加了这支救捞队伍的活力。

 

  救起30余名溺水者 会继续坚持

 

  就这样,马迎涛跟着赵喜昌干起了救捞,而且随叫随到,从不含糊。每次出发前,他总是抢着拿救捞工具,在打捞现场不知疲倦地进行寻觅。

 

  “每次下水,他都很着急,总想尽快找到落水者。”赵喜昌说,打捞落水人员不能蛮干,首先要保证自己安全。为此,马迎涛参加各种专业培训并取得了潜水员证和救生员证,具备专业蛙人资格。毕竟是志愿救捞,离开救捞现场,生计问题也是马迎涛必须面对的。

 

  “溺水警情发生,大家大都在上班,也不方便立马到现场。加上救捞通常都要大半天或通宵,也必定影响第二天的工作。”赵喜昌说,他不忍心队员休息不够、请假被扣工钱而进行救捞。可一旦错过救捞,马迎涛又会“责怪”队长:为什么不叫上我们?“水上救援工作,分秒必争。”为了不让工作影响救援进度,马迎涛辞去了稳定的工作,平时靠打散工过日子。从此,只要有救援行动,他总是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现场。

 

  从加入志愿者救捞队至今,马迎涛平均每年至少参与60场救援工作,3年多来救起30余名溺水者,为他们重新点亮了生命的希望。从放弃好的工作到加入救捞队,期间遭到很多人的质疑,但他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在68岁的父亲马泮祥看来,儿子骨子里有一股助人为乐的劲儿,这是值得称赞的。“公益的路不好走,但会一直坚持下去。”马迎涛说,他希望用自己的行动来影响身边的朋友,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阜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